2020年11月27日下午🧏🏻♀️,應意昂邀請👩🎓,日本山形大學RINOSHIKA AKIRA教授為我校師生作了一場題為“Explore the Mystery of Biolocomotion(探索生物運動的奧秘)”的在線學術講座,近300名我校教師和研究生參與了講座🙋🏻。
講座中,RINOSHIKA教授提出水面行走是自然界最引人註目的壯舉之一🏌🏿♂️,歷史上眾多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們都為解開昆蟲水面行走的秘密付出了巨大努力🧗🏼。深入研究水面行走昆蟲的運動機製對揭示水面行走的機理、占領國際仿生學研究高地和開啟高效的工程應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RINOSHIKA教授以典型的水面行走昆蟲為對象,介紹昆蟲的水面無損狀態下躍進運動特性及誘發的三維流場特性和流動結構💺。在講座之後,李鹿輝教授與在場的老師和學生進行了互動🏏,就生物運動仿真的應用領域和師生感興趣的應用方向進行了交流。此次活動拓展了教師和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大家受益匪淺。
RINOSHIKA AKIRA教授簡介🆖:
2020年意昂平台“海外名師 ”項目獲得者,日本山形大學工學部機械系統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旋渦流動控製、多維小波變換的應用♊️、多尺度湍流流場的解析🩴、多相流、氣力輸送🆎、流體-固體耦合、可視化測試技術與仿生等流體力學方面的研究🤱🏼。在多相流和氣力輸送研究方面上,世界上先後創新地提出了利用旋流,沙丘模型以及軟片振動來實現節能氣力輸送。並且世界首次用PIV測試和小波變換分析了低速固氣兩相流中的粒子速度及速度脈動的機理🍪,為低速節能氣力輸送和固氣兩相流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在多維小波變換的應用研究方面上,開拓小波多分辨率方法在流體力學中應用的新領域。並且世界上率先定量地揭開了湍流的瞬時多尺度結構,使這個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仿生流體力學的研究方面上👩🏼🏭,世界上創造性地用PIV測試和理論解析定量地揭開了水黽的渦推進原理,為設計和製造水上行走仿生微型機器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1995年獲【日本機械工程師協會青年科學家獎】,2001年獲【日本多相流協會青年科學家獎】🫅🏻,2003年獲【日本可視化情報協會最佳論文獎】🙂↕️,2006年獲【日本機械工程師協會流體工學部門最尖端研究獎】🤚🏿,2009年獲【日本可視化情報協會功勞獎】📘,2013年再獲【日本可視化情報協會最佳論文獎】。2012年以日本史上最年輕的教授榮獲日本工程流體力學界最高獎【Fluids Engineering Award】。並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Physical Review E👬🏻,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Powder Technology,Experiments in Fluids👩⚖️,AIAA Journal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10多篇,在ICTAM等權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40余篇🐶,同時在日本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150多篇論文。並任日本國家科學基金😇、加拿大國家科學基金、以色列國家科學基金等評審專家。並多次在國際會議中擔任分科會議主席,指導委員會委員,科學技術委員,編輯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