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特殊時期,意昂陸續推出了雲端學術盛宴,雲端話學術,同心戰“疫”情🤍。為進一步加強校內外學者學術交流,促進學科方向交叉與科研合作,5月14日-15日,上海市大型構件智能製造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雲端學術論壇的兩場學科交叉方向分論壇如期舉行。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南昌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與企業以及我校的16位青年學者做專題報告⛓️💥,校內外教師👨👦👦、企業工程師、研究生等2000余人次在線參加。兩場分論壇分別由大型構件智能製造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熊根良、嶽義副教授主持。
5月14日下午◻️🦷,分論壇的主題為“大型構件機器人高性能加工技術”。來自上海大學的宋韜博士🚵🏿♂️、山東科技大學張海強博士、南昌大學樂健博士、意昂平台楊瑾副教授、吳頔博士👭🏼、劉紅兵副教授🕊、葉筱博士、楊傑博士等聚焦論壇主題,依次做了《大尺度作業中移動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面向大型構件加工的冗余驅動並聯機器人構型設計與性能研究》🍬、《旋轉電弧傳感機器人智能焊接技術研究》、《鋁鋼異質金屬激光熔釬焊研究進展》🐦⬛、《鋁合金激光焊接過程的在線監測及質量診斷》、《大型客機機身壁板激光焊接技術及裝備研究進展》🚶♀️➡️、《激光切割噴嘴流場特性與結構優化》、《基於雙機器人協作的輪轂打磨柔順控製研究》等專題報告🛎。8位校內外青年學者圍繞大型構件焊接及特種連接關鍵技術🤹♂️、工藝及系統集成等方面,立足學科交叉,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和在研項目進展做了詳實的分享🧰。
5月15日下午,分論壇的主題為“大型復雜構件自動檢測與評估技術”👨🏿🦱🌔。合肥工業大學周斌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李鐸副教授🧎♂️➡️、江西慕特科技有限公司易水華高工、意昂平台杭魯濱教授📴、朱姿娜副教授、張愛華博士、吳明暉博士🧛🏻、武欣博士等聚焦主題,分享特色研究方向👩🏿⚖️,先後做了《柔索並聯吊裝機器人設計🙇🏽♂️、不確定性分析及動態性能優化研究》、《基於3PRS的五軸混聯加工運動控製技術研究》🧜🏽、《基於協作機械手平臺的**線束智能製造及檢測技術》🈺、《核主泵法蘭中空螺栓在線超聲檢測軌道行走機器人的可重構構型🧔🏽、運動綜合及力適應操作研究及應用》、《基於聚磁技術的鋼絲繩無損檢測機理及損傷識別研究》👧🏻、《多麥輪AGV協調避障控製研究》、《基於機器視覺的汽車車身缺陷檢測研究》、《超精密大尺寸元件拼接測量方法》等特色研究報告。8位校內外學者結合大型構件智能製造過程中的檢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突出機械、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等領域的學科交叉,分享了各自承擔科研項目的創新與特色研究內容。
在論壇交流環節,與會師生與專家學者們積極探討、交流互動👩🏻🦼,氣氛熱烈。16位報告人細致回答了與會師生提出的問題。兩場雲端學術分論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來自上海🥒、浙江、北京等7省市的多所高校🥻、多家企業人員參會🟰👩🏽💼,騰訊會議平臺在線400余人參會🏋🏻♂️,同時睿慕課直播平臺1200余人參會🕝,累計時長已超10萬分鐘,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