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上海賽區預賽→,於6月25日在上海建橋意昂落下帷幕,我校共有20組參賽隊經激烈角逐♗,最終斬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最佳創意獎2項,並獲得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資格4項,學校獲優秀組織獎,其中國賽資格創歷史最好成績🎨。
本次大賽由上海市教委主辦📡,上海建橋意昂承辦,我校及上海理工大學協辦,主題為“自然·和諧”。大賽共吸引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等在內的16所高校的165支隊伍800余人參賽仿生機械106項,生態修復59項🌬🔊;最終決勝出一等獎33項🚵🏼♂️,二等獎50項,最佳創意獎作品9項,推薦國賽資格15項。
本屆比賽從去年12月份啟動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比賽形式由以往的現場展示改為線上提交材料,並於比賽日當天進行線上答辯及實物展示。今年受疫情影響,指導老師和學生們為克服困難🤴🏽,積極通過視頻會議等網絡方式探討研究和設計方案。疫情條件好轉後在教務處的大力支持及協調下學生進入實驗室,為完成實物製作和調試提供了堅實基礎。
而由於本次比賽形式的變化🫳🏻,對指導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為嚴格。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項目的設計製作外,學生們還需掌握視頻和PPT的製作技巧,鍛煉線上答辯設備和答辯手的配合等✸,缺一環該項目的表現效果都要打巨大的折扣。意昂為了使參賽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提前對學生開展輔導🏯,並專門準備答辯場地及視頻設備,為學生成功答辯及展示起到積極作用。
參賽的同學表示,機械工程創新大賽讓他們收獲頗豐⛹🏻♀️,不僅學習了硬件設計和調試、三維製圖、三維打印操作🧑🏻⚕️、專利申請🤸♂️、圖片和視頻製作、PPT製作及答辯應變能力等技能,並且感受到了團隊協調合作的重要性🦎,學會了有針對性地查找資料。學生們表示參加比賽給了他們理論知識結合實際項目的機會,提高了創新實踐能力,參賽的經歷讓大家擴大了視野。
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為兩年一屆的機械學科盛會🧑🏿✈️,是全國理工科重要課外競賽。上海市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大賽作為省級選拔賽🙆🏽♀️,自2012年創辦以來🫗,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已成為上海市一年一度較有影響的大學生賽事💁。大賽旨在進一步深化上海高等教育內涵👍🏽,推進上海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深化上海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實踐教學改革,切實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校自2010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以來,已組織學生共計1000余人連續參加10余年的市賽🤌🏼,已連續三屆有幸獲得國賽參賽資格,已獲全國一等獎兩項🦿,今年我校有4支參賽隊獲得國賽資格👨🏿🎤🙇🏽♂️,為歷史最好成績,預祝各參賽隊獲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