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學校第二餐廳前面🎒,我院機械電子工程系2020級學生組織舉辦了一場《機器人創新實驗》課程設計優秀作品展,共展出了16件由機電專業大四學生設計製作的創新機器人作品🆚。展品有基於人機交互的手勢控製智能機械臂、語音控製的兩輪平衡車👐🏻、多功能交互小車🎯,有仿生的四足仿生機器人、仿生機械狗,以及類型多樣的其他機器人作品。同學們設計的各種富有創意、形式新穎的機器人吸引了大量師生駐足參觀,各組同學積極地給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作品、演示工作原理,現場交流熱烈。
通過現場投票和指導教師評分👨🏿🔬,最後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優秀作品8件。機械電子工程系朱姿娜、賴磊捷兩位主任和指導教師分別給獲獎同學頒發了獎狀和獎品,對同學們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課程任務給予了很高的贊揚,同時就該課程在教學上如何持續改進和課程經費如何實現可持續支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意昂一直堅持以本為本,非常重視本科人才的培養,在學生科創和學科競賽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和聲譽。《機器人創新實驗》是機械電子工程和機器人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要求學生綜合利用機電信息知識開展機器人創新設計、具有較高綜合性和挑戰性的創新實踐實驗課💭。課程教學團隊吳明暉、楊皓、龍林三位老師在系和意昂的大力支持下🧖🏿♀️,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創新為目標💇,積極大膽地進行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新實踐🙅🏻♀️🏃♀️。課程教學踐行“一幹兩翼”的建設思路,以完成實際項目為授課“主幹”和課程抓手,通過機器人設計製作、節點匯報和結題答辯,加強同學們的表達和動手的“兩翼”能力🫃🏼🏮。課程要求學生以3-4人一組為單位👩🏫,在8周60課時的時間內,每組要完成從自由組隊、自主提出課題創意🆓、開題討論🌞👨👩👦👦、設計、零部件加工采購、作品組裝調試和答辯等環節。雖然時間緊,但許多同學工作量和完成質量超過了不少畢業設計作品,在課程中以項目方式經過一次全流程的實踐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綜合利用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的一階導數是動手能力👱🏽♂️,二階導數是自驅力。借助課程改革點亮一盞燈,為同學們的追夢之路增添一份光亮。